第(2/3)页 太子是蠢,明明白白的蠢。 这位二皇子,却是骨子里透着一股子阴沉。 皇帝虽然废了太子,却迟迟没有下旨册立新的。 朝中那些老狐狸们,一个个心思都活泛起来。 二皇子李弘景呼声再高,名分一日未定,他便一日不得安稳。 这份等待,让他有些焦躁,也让他对杨恒文这种“不识抬举”的态度,越发不满。 杨恒文却乐得见到这种局面。 皇帝的“观察期”,正是他积蓄力量,整合杨家旧部,同时敲打某些人的好时机。 不久,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,在京城官场引起了些许波澜。 吏部侍郎周正廉,是朝中有名的清流派骨干,为人刚正不阿。 因在一次议事中,与二皇子意见相左,触怒了李弘景。 转过天,就被寻了个由头,参了一本“治家不严”,罚俸半年,闭门思过。 明眼人都看得出,这是二皇子在杀鸡儆猴,给那些不听话的提个醒。 周正廉家境本就不宽裕,如此一来,更是雪上加霜。 就在周府上下愁云惨淡之际,翰林粮庄的管事却亲自登门。 不仅送上了百斤上等白米,还带来了杨二爷的话。 说是感念周大人为官清廉,特许其家人凭着那张“罪减一等”的罚俸文书,就能在翰林粮庄以最低价采买米粮,不限量。 这“罪减一等”的凭证,本是针对流放罪囚家眷的一点体恤。 如今用在一位被罚俸的朝廷大员身上,虽有些不合常理,却也无人敢多言。 毕竟,杨二爷“痴傻”,行事向来不按常理出牌。 此举一出,京中清流派官员无不感念杨恒文雪中送炭之义,纷纷称赞杨家仁厚。 第(2/3)页